给某个桩号段布置街沟。对话框界面如下:
图 5.5112
操作说明:
| 说明 |
桩号范围 | 1. 输入分段的起止桩号,根据间距等分,布置雨水口; 2. 桩号段不能与已有桩号段重叠; 3. 桩号段相接时,自动与前一个雨水口或分水点相接。 4. 如果在“前提数据”中选择了平面图上的道路并搜素到了交叉口,则此处会显示交叉口桩号列表。 |
有无分水点 | 可以只布置雨水口而不设置分水点,没有分水点时自动以凸形竖曲线的最高点最为分水点。 |
布置方式 | 自动布置雨水口的方式。 1. 可以从每个凹形竖曲线的最低点向两边自动布置; 2. 也可指定从起始桩号或结束桩号处开始自动布置; 3. 到达凸形竖曲线的最高点时,将自动以该点作为分水点; 4. 选择指定点向前、向后布置时,点击“添加”按钮后,需要从草图中选择起始点。 |
缘石外露高度 | l 雨水口处缘石外露高度规范提示:锯齿形偏沟的缘石外露高度,在雨水口处hg=18~20cm;雨水口处与分水点处的缘石高差hg—hw宜控制在6~10cm范围内。 l 分水点处缘石外露高度规范提示:锯齿形偏沟的缘石外露高度,在分水点处hw=10~12cm;雨水口处与分水点处的缘石高差hg—hw宜控制在6~10cm范围内。 |
雨水口间距 | 规范提示信息:雨水口的间距宜为25~50m。 |
布置方式说明:
布置方式 | 说明 |
从最低点向两边布置 | 1. 找到该段的最低点,以该点为起点,布置雨水口; 2. 如果碰到凸形竖曲线最高点,则停止布置,以该点为分水点,再从该点开始,按照间距布置雨水口; 3. 如果碰到凹形竖曲线最低点,则自动以该点为雨水口,再从该点开始,按照间距布置雨水口; 4. 桩号起始结束处自动布置雨水口; 5. 如果该分段处没有缘石顶线,则不布置。 |
从某一桩开始布置 | 1. 以指定的桩号为起点,布置雨水口; 2. 结束桩自动布置雨水口; 3. 其他规则同上述的规则2、规则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