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车道设计用于驶离主线时的减速车道,驶入主线时的加速车道,以及部分匝道之间的分汇流位置。通过变速车道设计,创建出平行式或直接式的变速车道,用于行车过渡。创建变速车道后,搭配使用积木法或接线法完成后续曲线的设计。
命令输入 SPEEDCHANGELANEDESIGN
选择道路主线:
选择连接圆:
弹出“变速车道设计”对话框。
程序根据主线与连接圆的相对位置,自动确定变速车道是出口还是入口。
出入口类型
对变速车道出入口类型进行切换。切换后,图面根据当前类型,更新相关数据与预览图显示。
参数控制功能组
缓和曲线参数
缓和曲线参数控制方式,使用缓和曲线参数还是缓和曲线长度方式进行控制。
Ls/A拖动步长
拖动缓和曲线时,控制拖动的步长。
R拖动步长
拖动接线圆半径时,控制拖动半径的步长。接线半径为“由起点定”时,接线半径会根据此项设置的值取整。
变速车道参数功能组
变速车道方案管理
从已有变速车道方案中选择一组数据,作为变速车道的初始化数据。单击“添加”按钮,可以当前数据为基础,增加一组方案。
变速车道类型
设置变速车道为直接式还是平行式,针对平行式的出入口,渐变参数、连接段长、变速车道长数据不可用。
渐变率
设置直接式变速车道的渐变率,输入渐变参数时,可使用渐变率以及弧度两种方式。
W2/W3:
W2:匝道起点到主线的横向距离。此位置为主线拓宽出一个车道的位置(包含主线外侧路缘带),如示意图所示。
W3:小鼻端位置处匝道到主线的横向距离,如示意图所示。
计算W2/W3按钮
弹出“变速车道宽度计算”对话框,辅助进行宽度计算。
“连接段”长
输入连接段长度,仅直接式时可输入。右侧拖动按钮,可在图面上动态拖动连接段的长度。
接线半径
由起点定时,根据主线变速车道起点位置处的平曲线,自动推算匝道的起始半径。
半径为无穷大且主线为左弯曲线,只有S形曲线的后半段。
连接圆半径
输入连接圆半径值。右侧拖动按钮,可在图面上动态拖动连接段的半径。
缓和曲线Ls1/A1
连接段曲线与圆之间的过渡曲线的参数。右侧拖动按钮,可在图面上动态拖动此缓和段数据。
缓和曲线Ls2/A2
仅在主线为左弯曲线时可用(S形)。右侧拖动按钮,可在图面上动态拖动此缓和段数据。
分流鼻处匝道平曲线半径
仅出口时显示此项数据,显示鼻端位置处的匝道平曲线半径值。
变速车道长
仅直接式变速车道显示此项数据,显示当前立交出入口的变速车道长度。
拖动变速车道位置
图面拖动变速车道的起始/结束位置。命令行提示如下:
指定变速车道位置[设置桩号步长(S)](可直接输入主线桩号):
图面拖动时,可直接输入精确桩号,也可设置桩号的步长,拖动时实时显示当前位置处的曲线信息,如下图所示。
确定
根据当前参数,将变速车道绘制到图面上。
变速车道宽度计算
根据主线横断面、匝道横断面、鼻端数据,计算变速车道设计时所需的W2以及W3两参数。
匝道采用规范值
勾选时,从规范中查询主线C1,匝道C2以及小鼻端半径值
主线横断面信息功能组
输入主线的横断面信息
匝道横断面信息功能组
输入匝道的横断面信息。
W2/W3宽度值
实时显示计算出的W2与W3值。
确定
将计算出的W2与W3值传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