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Next
Help > 欢迎使用市政道路2022 > 技术支持 > 常见问题 > 交叉口设计
交叉口设计

1.十字交叉口,两条路都配有竖曲线,且两个变坡点不交于一点处,设计时应注意哪些?

答:这是属于交叉口的脊线在竖曲线上的问题,可以使用路脊线桩号定义功能。具体注意事项:基本参数的输入,可以按照设计标高文件中,中心点和道路入口点的实际标高输入;

在路脊线的桩号定义时,要保证桩号与桩号代号与原有道路一致;

注意交叉点处的高程与两条道路设计标高文件必须一致;

 在生成计算线的时候,选择桩号代号对应的设计标高文件,如果设计标高文件不在此工程中,可以点击后面“…”选择,来实现与已有的两条道路的竖曲线的连接。这时交叉口中的控制点是通过设计标高文件计算来的。

2.交叉口设计中对柔性路面是否需要进行板块划分?如果进行板块划分能不能手工自由划分?

答:对于柔性路面不需要进行板块划分,就可进行交叉口设计。对于交叉口中的板块可以进行手工自由划分,也可以自动划分,即便是软件自动完成的板块网线,设计人员也可任意修改,只要保证在板块线层上程序均可处理。

 

3.交叉口的土方量算出来怎么比整条道路的土方量还要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交叉口内进行土方计算时,没有具备正确计算的前提数据。原因有:交叉口土方计算如果取样或者移动交叉口,其标高数据会发生变化引起错误。

因为自然标高离散点没有完全把整个交叉口覆盖住,导致交叉口边缘的自然标高离散点是通过外插法来计算,外插计算出来的自然标高不准确,导致统计的土方量不准确。

避免出现错误的方法是:

进行交叉口土方计算时不能进行取样或移动,

保证在交叉口范围外有较多的自然标高点。

 

4环形交叉口竖向设计时,各条路脊线以及基本控制点怎么定。其步骤是什么?

答:环形交叉口设计时路脊线的定义,除了对各支路进行路脊线定义外,还有对中间的环岛圆进行路脊线定义,根据环岛的具体情况对大圆和小圆进行路脊线定义。基本控制点定义,可以通过【交叉口工具定义工具控制点定义】来实现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是中心控制点和内外环与各路脊线的交点进行【控制点定义】,可使用其中的“回车任意点定义”

 各路脊线上的点用“点坡度方式定义G方式通过已有控制点和纵坡,定义道路入口点高程。

 道路两侧的控制点通过“点坡度方式定义G方式联系横坡定义出来
各支路之间路圆弧上的点,可以使用“两点间内插控制点D”计算出来。

以上步骤操作完成,则后面流程与一般交叉口设计流程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生成计算线和划分板块时,要利用到软件提供的“环岛圆圆C”和板块自动划分“环岛方式”。

 

5.相交的两条道路都有竖曲线,且中间形成一个环岛交叉,设计时应注意什么?

答:针对这样的交叉口,在设计时应该注意:

在路脊线定义时,除了对道路中心线进行路脊线定义外,外环线也作为路脊线进行定义。

针对有竖曲线存在有两种方法供选择:

a.手工定义控制点,通过【纵断】—【求任意桩设计高程】来求出交叉口内任一点的高程,把高程先记录下来,然后把其定义为控制点,通过【交叉口工具】-【定义工具】—【控制点定义】来实现。

b.直接通过【路脊线桩号】功能定义路脊线,注意与原有道路定义的桩号代号和方向保持一致,点位置的桩号也要一致,然后在生成计算线的时候连接设计标高文件就可以了。

 

6.相交道路全部是单向坡,已经在标准土方断面中进行了单坡定义,但进入到交叉口设计中又按照双面坡来生成控制点了。遇到这种情况还能不能进行交叉口设计?

答:遇到每条道路是单坡的话,在市政道路里面也可以进行交叉口设计,但要手工调整部分控制点高程。具体操作:对基本参数输入后生成的控制点,保留正确的一侧,另外一侧控制点手工修改。通过在【交叉口工具】—【定义工具】—【控制点定义】,选取“点坡度方式定义”,修改定义一侧的控制点高程,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就可以。

 

7. 有绿化带的道路定义了道路中线为路脊线,绿化带边缘设为过渡段,选板块划分后,绿化带内也有板块,什么原因?

答:绿化带在进行过渡段定义之前,要在上面进行高程控制点的定义,闭合的区域至少定义两个点。若不闭合则变化的端点处都要定义出来。

 

8.交叉口标注的时候,为什么角点标高与实际标高相差特别多?

答:这是因为标注的角点标高因为空间有限,默认是保留小数点前一位,说以看上去好像相差很多,小数点前保留几位小数可以在基本参数输入界面右下角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