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Next
Help > 欢迎使用市政道路2022 > 软件使用说明 > 路线 > 立交线形设计 > 接线法设计(HY_CONNECTDESIGN)
接线法设计(HY_CONNECTDESIGN)

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设计和山区公路线形设计一般采用“接线法设计”。

接线法设计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即根据线形布设的标准要求、线形组合的协调性和均衡性要求、地形地物及环境约束要求,采用曲线单元(或曲线组合单元,或曲线形式)为主,选用合理的线形参数来控制路线走向,确定路线位置,并进行几何计算和线形绘制,从而构成流畅连续的以曲线为主体的平面线形。

接线法设计方法的特点:

1)在定线过程中,不再利用导线来控制路线位置,而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制光滑曲线(用直线、圆弧控制路线位置),再利用回旋线连接直线(圆弧)和圆弧,构成流畅多变的道路平面线形;

2)在接线法设计各线型方法中,直线、圆弧、回旋线被视为同等重要的线形要素,线形的平顺性提高,增大了结合地形布线的自由度,线形的视觉协调性提高;

3)用接线法设计方法布设道路平面线形,能较好地满足约束条件,增大了线形与环境、地形的协调性,增强了线形本身的美观,有利于行车安全。

接线法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

(1) 适合曲线占绝大多数的山区高等级公路或互通式立交匝道的平面线形设计。

(2) 地形地物约束较严格,路线布设范围小、线位及线形要素选择严格的地方。

(3) 根据其控制单元位置、组合形式,接线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I型:圆圆圆(起始控制单元为圆1、连接控制单元为圆2、终止控制单元为圆3),

根据圆1和圆2,圆2和圆3的位置关系分别配置出缓和曲线连接段(C/S型或卵型

缓和曲线)。

Ⅱ型:直圆圆(起始控制单元为直线1、连接控制单元为圆2、终止控制单元为圆3),

在直线1与圆2之间配置缓和段,同时根据圆2和圆3的位置关系配置出缓和曲线连

接段(C/S型或卵型缓和曲线)。

Ⅲ型:直圆直(起始控制单元为直线1、连接控制单元为圆2、终止控制单元为直线3),

在直线1与圆2之间配置缓和段,同时在圆2与直线3之间配置缓和段。

Ⅳ型:圆直圆(起始控制单元为圆1、连接控制单元为直线2、终止控制单元为圆3),

在圆1与直线2之间配置缓和段,同时在直线2与圆3之间配置缓和段。

Ⅴ型:直圆(起始控制单元为直线1和连接控制单元为圆2在直线1与圆2之间配

置缓和段。

Ⅵ型:圆直(连接控制单元为圆1和终止控制单元为直线2),在圆1与直线2之间配

置缓和段

Ⅶ型:圆圆(起始控制单元为圆1和连接控制单元为圆2,或连接控制单元为圆1

终止控制单元为圆2),根据圆1和圆2的位置关系配置出缓和曲线连接段(C/S型或

卵型缓和曲线)。

接线法公用操作重要提示

1) 输入修改曲线参数(RLsA)并转换输入焦点时,系统自动计算和刷新线形。

2) “取整”点取后对当前参数即可生效并自动计算线形。

3) “定半径差值”选中时,半径差值输入正值,半径变大(偏移到弯道外侧),输入负值,半径变小(偏移到弯道内侧)

4) 接线法数据浮窗中,当前拖动数据加粗显示。

 

5) 所有的线型设计对话框,点击”会隐藏对话框,使用鼠标或者AutoCAD的视区调节工具,将窗口调整到合适位置后,点击鼠标或者按ESC键,会重新进入对话框界面继续进行设计。

6) 公切点半径可以为负数,负数表示为无穷大。

 

命令行交互

选取起始控制单元(直线、圆或圆弧)<不选>:

选取连接单元(圆或圆弧):

选取终止控制单元(直线、圆或圆弧)<不选>:

备注:命令行交互中,对于不同的接线形式,选择的控制单元的方法不一样,下面就各种接线情况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