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单元平曲线,即常说的基本型曲线,是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
设计过程中,三单元平曲线的前后两个缓和曲线参数可作成不相等的非对称的曲线。同时,为了保证组合的均衡协调,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长度比宜为Ls:Ly:ls=1:1:1或1:2:1。
三单元平曲线,还包括缓圆、圆缓、单圆等形式。
选择直线进入三单元平曲线时,软件自动按照长度比为1:1:1计算出平曲线线形。
命令行交互:
请选择前导线或已有三单元平曲线的曲线单元:
请选择后导线:
根据命令提示选择导线或者选取已设计好的三单元平曲线,弹出如图 5.46对话框。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 说明 |
按前/后切线长计算(T1/T2) | 输入或拖动切线长按照“控制方式”(如等比缩放)计算曲线参数。 |
按前/后直线长计算 | 输入或拖动前/后直线长按照“控制方式”(如等比缩放)计算曲线参数。 |
按平曲线参数计算 | 按照设定的平曲线参数(R、Ls、A),点设计后计算并刷新线形。 |
参数取整 | 点“参数取整”可对当前界面中可输入的平曲线参数(R、A/Ls)取整并计算,即时更新线位。 |
控制试算 | 以上几种方式之外的其他计算方式。点取后弹出控制试算窗口。 |
控制方式
提供了三种控制方式:“等比缩放”、“锁定圆曲线半径”、“锁定缓和曲线”,当修改或拖动前后切线长、修改或拖动前后直线长、拖动平曲线参数(R、A、Ls)时会使用控制方法进行计算。
参数设置
缓和曲线参数:A或Ls,设置缓和段的控制参数。
按步长拖动:拖动圆半径、缓和段(A/Ls)时的步长。选中按步长拖动,拖动结果会用步长取整,步长见“线形设计设置”中设置的步长值。
线形设计设置:弹出“线形设计设置”对话框。
平曲线参数
R:圆半径值。
Ly:圆曲线长度。
A1:第一个缓和段参数A。
A2:第二个缓和段参数A。
Ls1:第一个缓和段长度。
Ls2:第二个缓和段长度。
对称:设置后,第一、第二个缓和段完全相同。同时,设置一个缓和段参数,另外一个缓和段参数同步更新。
T1:前切线长。
T2:后切线长。
起终点半径:起点指第一个缓和段的起点半径。终点指第二个缓和段的终点半径。
S/C设计
可选择与前面的或后面的三单元平曲线形成S/C型曲线,选择后进入S/C曲线设计界面。
控制试算
提供几种试算模式:切线、外距、其他方式。
“切线”方式:
图 5.47
“外距”方式:
图 5.48
其他方式:
图 5.49
关联更新
对道路数据更新,更新内容见:更新设置。
更新设置
弹出“关联更新”对话框,详见:关联更新。
设计
使用当前平曲线参数试算并更新线形。
退出
退出本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