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viousNext
Help > 欢迎使用市政道路2022 > 软件使用说明 > 路线 > 导线法设计 > 凸形曲线(TRAVERSECINVEX)
凸形曲线(TRAVERSECINVEX)

在两个同向缓和曲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直接相连构成的组合形式。

这两段缓和曲线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命令行交互

请选择前导线或已有凸形曲线的曲线单元:

请选择后导线:

按照命令行提示选择导线弹出如 5.410对话框。

 

5.410

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说明

按前/后切线长计算(T1/T2

输入或拖动切线长按照“控制方式”(等比缩放)计算曲线参数。

按前/后直线长计算

输入或拖动前/后直线长按照“控制方式”(等比缩放)计算曲线参数。

按平曲线参数计算

按照设定的平曲线参数(R、Ls、A),点设计后计算并刷新线形。

参数取整

“参数取整”可对当前界面中可输入的平曲线参数(R、A/Ls)取整并计算,即时更新线位。

 

控制方式

凸型曲线支持的控制方式:“等比缩放”,当修改或拖动前后切线长、修改或拖动前后直线长、拖动平曲线参数(R、A、Ls)时会使用控制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方式

包括“前后缓和曲线”、“对称”、“R+前缓和曲线”、“R+后缓和曲线”,不同的计算方式可输入的平曲线参数不同。

参数设置

缓和曲线参数:ALs,设置缓和段的控制参数。

按步长拖动:拖动圆半径、缓和段(A/Ls)时的步长。选中按步长拖动,拖动结果会用步长取整,步长见“线形设计设置”中设置的步长值。

线形设计设置:弹出“线形设计设置”对话框。

平曲线参数

R:圆半径值。

Ly:圆曲线长度。

A1:第一个缓和段参数A

A2:第二个缓和段参数A

Ls1:第一个缓和段长度。

Ls2:第二个缓和段长度。

T1:前切线长。

T2:后切线长。

起终点半径:起点指第一个缓和段的起点半径。终点指第二个缓和段的终点半径。

关联更新

对道路数据更新,更新内容见:更新设置。

更新设置

弹出“关联更新”对话框,详见:关联更新。

设计

使用当前平曲线参数试算并更新线形。

退出

退出本次设计。